笔趣阁

关灯护眼:关字号:小

给总部炊事班背大锅?

章节报错(免登陆)

一秒记住【笔趣阁】www.tanntc.cn,更新快,无弹窗!


“微臣李善长,拜见陛下。”


“微臣徐达,拜见陛下。”


“微臣吴琳,拜见陛下。”


在御书房内,三位朝廷众臣朝着朱元璋躬身施礼。


”众爱卿免礼。”


朱元璋随和得摆摆手。


“我等谢过陛下。”


“……”


三个人站起身来,然后看着朱元璋站在书桌面前,挥毫泼墨。


太子恭敬的站在旁边。


“不知陛下找臣等所谓何事?”


徐达率先开口问道。


要知道他们三人都是朝廷重臣。


可陛下深夜把三人召集到御书房,一定是发生了重要的大事。


可是北元那帮鞑子已经被我大明军队打的鬼哭狼嚎,高丽那边也已经不战而降。


刚刚来到皇宫门口,他还和李善长吴达俩人聊了一下,最近大明各个地方也没有什么天灾人祸。


陛下为何这么着急把我们召集到御书房?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?


不仅仅是徐达,就连李善长还有吴琳也是满头雾水。


“标儿,你把这些拿给三位爱卿看看。”


“儿臣遵命。”


朱标来到朱元璋的身边,把刚刚写好的手稿分成三份,然后交到李善长三人手里。


“内阁,司礼监,还有军机处。”


“这是什么东西?”


“老夫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。”


看到这宣纸上的标题,三个人有些疑惑的面面相觑。


李善长和吴琳都是饱读诗书的人。


就算是武将出身的徐达,也是堪称学富五车。


可是宣纸上面三个机构的名字,任凭他们搜肠刮肚,也实在是想不起哪朝哪代出现过。


“爱卿不必惊讶,先看完再说。”


朱元璋表情严肃的说道。


这三份手稿里面,写的就是方世玉刚才所说的内阁三件套。


现在朱元璋想要咨询一下李善长三人的意见。


“厉害,实在是太厉害了。“


只不过是简单的看了一遍后,吴琳就忍不住率先开口赞叹道。


陛下在手稿里面第一个提出的内阁,很明显是为他们这些文臣所准备的。


胡惟庸一案后,他们这些文臣手里面的权力是一天比一天小,现在几乎都成为了朱元璋手底下的跑腿。


对于朝廷的大事,他们几乎没有参与的权利。


原本以为他们文臣以后就只能跑跑腿,却没有想到一个内阁横空出世,自己这些文臣今后又有了参加朝政的权利。


想想有些激动。


“非常不错。”


徐达也是非常满意。


虽然内阁还有司礼监看起来没有他们这些武将什么事情,不过陛下却特地设置了一个军机处,很明显这是在照顾他们这些老兄弟的情绪。


看来在陛下的心里面,他们这些和陛下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,始终还是压在那帮文臣一头。


“妙,实在是妙不可言。”


作为跟随朱元璋时间最久而且出力最多的臣子,他非常清楚当今圣上权力欲到底有多重。


所以他仅仅在开国之初当了几年宰相之后,他就主动退出,并且推荐自己的学生胡惟庸继位。


却没有想到胡惟庸居然自己作死。


居然敢在宰相的位置上面胡作非为。


他不仅私下里收受贿赂,而且还买官卖官,并且纵容自己的亲朋好友胡作非为,欺男霸女。


最愚蠢的是,他居然把手伸向了军队。


这已经触碰到了陛下的逆鳞。


所以不仅仅胡惟庸全家被陛下处以极刑,连带着一大批官员受到了牵连。


李善长作为胡惟庸的恩师,还有举荐人,在这段时间他也是闭门谢客,整日里惶恐不安。


他生怕自己什么时候醒来的时候,发现锦衣卫把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,要抄家灭族。


却没有想到天无绝人之路,陛下居然构思出了内阁这个绝妙的想法。


胡惟庸被杀,其实最根本的还是因为他威胁到了陛下的权力。


现在有了内阁司,礼监,还有军机处,朝臣对于皇帝的威胁已经完全消除。


他再也不用过之前那提心吊胆的日子了。


“你们觉得这套制度如何?能否立刻在我大明王朝推行?”


朱元璋笑着朝着三人问道。


“启禀陛下,微臣认为内阁的制度堪称精妙绝伦,有了内阁、司礼监以及军机处这三个衙门,足以保证我大明王朝万世无忧!”


“微臣也认为内阁的制度天衣无缝,可以立即实施。”


徐达还有吴琳也是点头附和道。


“好,既然众爱卿与朕的想法一致,那从今日起,吴琳就辞去吏部尚书一职,改为内阁首辅,李善长为次辅,徐达为阁老,正式成立内阁。”


“司礼监由太子暂时担任,军机处等发生大事的时候,再临时设立。”


既然这三个心腹重臣都认为内阁制可以实施,朱元璋立刻拿出了先前和太子商业出来的方案。


按照方小子的说法,内阁成员必须辞去一切外朝的官职,避免内外串通。


更何况吴达的吏部尚书号称天官,位高权重。


所以吴达的吏部尚书是绝对不能当了。


本来李善长是最适合的首辅人选。


只可惜他在群臣中威望极高,所以只能退居内阁次辅一职。


之所以让徐达这个武将也进入内阁,一方面是为了平衡李善长所带来的影响力,二是军机处尚为成立,徐达入阁可以防止嗯文臣一家独大。


至于空出来的吏部尚书,朱元璋决定在浙江休养的刘伯温来接任。


司礼监本来应该是掌印大太监主管。


只可惜宫中的宦官都不识字,所以需要重新选拔以及培训。


朱元璋已经让太子成立内书堂,准备培训一批小宦官识文断字。


其中有一个就准备送到老四那里,一个叫做马三保的小宦官,聪明伶俐,堪称可造之材。


朱元璋已经给马三保改名为郑和,并且把他送往内书堂读书。


太子今后只需要负责查看内阁给出来的意见是否可行就行了,身上的重任大幅度的减轻。


也好让太子多多休息一下,免得年纪轻轻的就累垮了。


“设立内阁还有司礼监的事情,暂时不要外传。”


“等运行一段时间后再说。”


要知道这个主意是方小子出的。


如果弄得朝野皆知的话,对方马上就能猜出自己是大明王朝的皇帝,至于会不会被吓不吓死他不知道,他只知道自己今后恐怕很难从对方的嘴里面挖出有用的东西来。


对于这种腹中有锦绣的人才,他朱元璋还是很爱惜的!


“不错……”


自己还是一个爱护人才的贤明君王啊。


“臣等遵旨!”


李善长几人纷纷响应道。


一时间,所有人皆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。

章节报错(免登陆)
验证码:提交关闭
猜你喜欢:《开局种田,我靠千亿物资造反成功了》《学习系统来自2030[零零]》《奋斗在洪武元年》《未来美食日记》《我的父亲太努力了》《亮剑之从永不磨灭的番号开始》《海蒂性学报告:男人篇》《娱乐王朝》《我为人皇,你们还想西游?》《寻陵计》《首富要和我闪婚,我转身榜上他儿子》《这个神仙太难追》《凡缘仙路》《我决定把自己上交国家》《赏金王爵》